父親殘疾、母親病重、哥哥車禍——一個家庭所能承受的苦難,幾乎全部降臨在重慶巫山“勵志哥”孫培毅的頭上,但他堅信知識改變命運,併在求知路上艱難前行。個體的倔強在現實面前如此無力,伴隨著母親的再次病重,他面臨著第四次輟學。無助的“勵志哥”背後,救助機制的漏洞引人深思。
  “勵志哥”引發媒體關註後,當地政府送來了救助金,一些社會愛心人士也伸出援助之手,這讓孫培毅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社會傳來的正能量。然而,高昂的學習費用、母親的積勞成疾、家庭的不堪重負……這些問題還是他繼續求學的桎梏。
  懷揣夢想、不願放棄、勤勞質朴、勇於求索……在孫培毅這個孱弱的個體上,這些珍貴的品質熠熠閃光,救助體系應為其構建一道愛心防護牆,支撐起他不倒的信念。然而,除了零敲碎打、杯水車薪的救助,救助體系依然沒有成為孫培毅的堅實後盾,肩負社會保障功能的一些部門也在這一具體個例上出現集體缺位。
  近年來,中央多次提出要提高社會保障水平,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,解決困難群眾的後顧之憂,低保制度、獎助學金等一系列制度也隨之完善。但對於“勵志哥”來說,只聞到政策的“香”,卻吃不到政策的“肉”:低保制度在那兒,但這個貧困交加的家庭沒吃上低保;有獎學金制度,但勵志哥卻不在申領的範圍。
  無論出於個人原因,還是政策原因,救助體系的失效,讓人反思當地救助機制是否順暢、範圍是否合理、條件是否恰當。雖然面臨著第四次輟學,但“勵志哥”仍堅強地走在求學的路上,期待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助其一臂之力。
  摘編自新華社10月22日電文/韓振  (原標題:“勵志哥”連續輟學拷問救助機制漏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enqnlmecb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